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教授张琳:做“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居家养老服务应构建更完整供应链体系

xiaofeng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教授张琳:做“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居家养老服务应构建更完整供应链体系

北京商报讯(记者蒋梦惟杨卉)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打通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这三种模式,将各环节资源组合成更有效的服务供应链,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此,3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教授张琳。她建议,鼓励整合城区养老机构,引导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嵌入式养老院、专业养老机构一起构建更完整的养老服务供应链,连锁发展、形成品牌经营、业态融合。同时进一步丰富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内容,满足居家养老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教授张琳:做“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居家养老服务应构建更完整供应链体系
(图侵删)

据张琳介绍,“十三五”期间,一大批小而美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兴起,满足了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不离家”的愿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目前,市场上形成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个养老服务模块,这三个模块的有效联动可以形成更完整的养老服务的供应链、提高服务效率。不过,张琳也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地区也存在日间照料中心经营压力较大,难以承担更多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等情况。

就此,张琳建议,各地应鼓励整合城区养老机构,以核心企业为主体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供应链,要求核心企业整合养老服务供应链的上下游资源,引导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嵌入式养老院、专业的养老院构建养老服务供应链,连锁发展,形成品牌经营、业态融合。“连锁经营后日间照料中心可以实现集中供餐,而一些资源和成本,如医生巡回诊疗等都可以在供应链上分摊,从而减小日间照料中心的经营压力。”张琳称。

其实,近年来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数量不断上升,各地也加快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脚步。以北京市为例,截至1月14日,全市已建成并运营的养老照料中心共计262家,覆盖了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街乡镇。市民政局也面向社会力量广发“英雄帖”,鼓励其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家住昌平区的王大妈就表示,自己还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不愿意离开家住到养老机构。社区内的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驿站等均能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如助餐等。“如果未来能进一步丰富可提供的服务种类就更好了。”王大妈称。

值得一提的是,张琳还提出,建议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基本服务内容和考核认证标准,同时,在提供老年餐桌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将送餐、助浴、慢病管理、基础医疗服务、居家服务协助、退休规划、志愿者机会等纳入服务范畴。张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果能将日间照料中心的成本摊薄,形成较好的供应链效应,就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也能进一步扩大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便利。

家电维修业全国巡回检查月活动4月1日起展开

教育部:校长为学生学校保护第一责任人

客单价低、供需失衡 餐企如何做好“早餐”生意

创业板50ETF再扩容!7家公募同步上报

又见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什么情况?

拜登胜利在望?

信立泰:SAL0108完成Ⅲ期临床首例受试者入组

创客成雄安名片 哈佛博士后回乡自组创业促进会_1

清明“五一”高速路免费通行

加拿大多伦多市汽车撞行人致9死16伤

欧美等国分别宣布了各自对白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外交部回应

美的置业“压线”完成千亿销售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教授张琳:做“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居家养老服务应构建更完整供应链体系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知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