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9时10分,D5133次动车组列车从巴中东站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巴中至南充段正式开通运营。(新华网)
巴南高铁连接起汉中、巴中与南充,列车驰骋在山水间,宛如一支画笔,用“革命红”“生态绿”“富裕黄”绘就革命老区美好生活新画卷。
厚植“红色”基色,绘就“辉煌未来”图。巴南高铁穿越仪陇、巴中、南郑等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带,途经嘉陵第一桑梓、琳琅山风景、朱德故里、光雾山等旅游景区,高铁通车后,有效解决了巴中发展文旅产业长期面临的交通通达性问题,不用再经达州绕行,巴中至成都、重庆间最快旅行时间分别为2小时16分、2小时46分,不仅极大地方便民众出行,更将红色文化资源串珠成线,让游客利用周末就能探访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双城生活”“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标配,“高铁通道”将转化为“经济通道”,进一步叫响红色文旅特色品牌,为革命老区的振兴、乡村的繁荣以及红色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渲染“绿色”本色,绘就“和谐共美”图。这绿,是自然天成的绿,是生机勃勃的绿,更是和谐共生的绿。巴南高铁设计团队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算好“大账”、算好“长远账”,用“以桥代路、以隧代路”的选线设计,减少了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基本农田的影响,保证了站型、桥隧结构与景区协调,让高铁沿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风驰电掣的高铁列车在青山绿水间穿行,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让绿色成为最亮丽的底色。
描绘“金色”主色,绘就“百姓幸福”图。巴南高铁结束了革命老区巴中、仪陇不通高铁的历史。巴中、成都、重庆形成“三小时经济圈”,不仅拉来巨大的流量,也拉来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巴南高铁接入“八纵八横”铁路网,突破对外物流通道壁垒,让资源能够更加均衡地分布和利用,不仅让越来越多的新兴特色产业在老区蓬勃生长,还将加速人才、资源要素流通,为老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城市发展最活跃的竞争力,届时沿线民众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市场信息、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不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梦想,也让西部“双循环”发展打开新格局。
巴南驰骋奏新曲,车轮滚滚话发展。人才涌动、产品运输,各种生产要素流通更加便捷;城市互联、发展互通,经济协作和繁荣有了更加坚实的支撑。我们可以预见,那些烙刻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故事,将搭乘着这趟“红色高铁”驶向远方,给老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文/叶依竹、简艳漫画/王堃)
来源:中国日报网
有西方媒体将中国产的疫苗与辉瑞等外国疫苗效果进行比较,称中国疫苗效果不佳,外交部回应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联合兴业证券北京分公司举办生物医药及医疗行业投资策略报告会
塔利班试图从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寻求资金来取代美国?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