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9日电(记者邹畅)8日,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称,依法对涉嫌诈骗罪的嫌疑人许某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5000元。
据了解,该男子以前妻名义用小孩生病、姐姐去世、自己犯罪被捕等名义诈骗网恋“男友”9万余元。
一骗:姐姐自杀处理后事
2016年10月,许某使用前妻任某微信时,收到徐某申请好友的信息,“当时怀疑离婚是因为她有外遇,就加了(徐某)好友”。
在长达2个月的聊天中,许某发现徐某并不认识前妻,便多次用该微信号将前妻照片发给对方。见照片上任某非常漂亮,徐某慢慢起了好感,无业在家生活拮据的许某打起了主意,两人在微信上谈起“恋爱”。
恋爱期间,许某陆续以前妻名义称家中姐姐离婚后郁闷自杀,自己家庭困难无力料理后事为由骗取徐某3千余元;又以借钱交房租、借钱旅游等理由继续骗取徐某5000余元。
二骗:孩子生病不愿拖累
2017年1月,徐某拨通任某电话要求见面,对方称“不认识”自己。
“我当时想着,既然留了身份证和电话号码,怎么都不该是骗子,肯定有难言之隐”,徐某表示。
见对方质问,许某随即表示自己是不愿意再拖累徐某。而徐某再一次心软,
又被“孩子生病、借钱还债”等说辞骗走3万余元。
三骗:盗窃被抓需交保证金
2017年3月,许某伪装前妻同事,称前妻因盗窃被抓,需要交纳取保候审保证金、赔偿被窃对象财物,并用在淘宝上请人合成前妻被捕图片,徐某先后再被骗取2万余元。
2017年5月,在许某继续用合成照片谎称前妻被法院判刑需要交纳罚金时,徐某识破并报案。
此案经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以诈骗罪对许某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5000元。
检察官提醒: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社交已成常态,我们已经习惯了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代替日常交流,移动支付更是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更要注意人身财物安全,2017年,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诈骗类案件中,66%的受害对象是与犯罪嫌疑人通过微信、QQ、探探等聊天软件相识,进而被骗。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面对他人的转款请求一定要当面核实慎之又慎。
《乐队的夏天2》首期上线拿下热度第一《明日之子4》还能保住先发优势吗
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 2025第二届库木塔格“沙漠之春” 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重大科技专项如何造福百姓?科技创新难在哪?科技部部长都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