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29日刊发英文专题,从乡村旅游、文旅创意、旅游扶贫等多角度、多画面展示"诗意潇湘"新美景,叙故事、引游乐,生动表现湖南旅游扶贫富民故事,一幅立体全域旅游画卷吸引海外宾客。
以下为报道译文:
时至2017年10月,“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在湖南首倡已近一年时间。国庆中秋8天“超级假日”期间,湖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共接待旅游者6147.32万人次,同比增长22.71%;实现旅游收入348.64亿元,同比增长29.46%。
正是因为全域旅游基地建设,让湖南旅游产品更加多元化,游客有了更多选择。湖南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三大最热门的景区分别是长沙,韶山,张家界。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假期到湖南省长沙、韶山、张家界等地旅游的外省游客比例占六成以上,仅长沙南站为旅行社预订的高铁团队票就超过3万张。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的一种全新旅游发展理念。”在湖南省旅发委主任陈献春看来,旅游业是一个奇妙的产业,它有着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旅游业的特殊功能,还将带动文化、科技、金融等产业的全面发展。
游走湖南,不管是凤凰的古镇风情,南岳的佛教文化,张家界的秀美风光,还是长沙辣味十足的都市生活,湖南风格各异、主题不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也成为发展全域旅游的完美基石。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在湖南兴起,许多产业也开始纷纷和旅游业“联姻”,进入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会展旅游、购物旅游等等新业态渐成气候。
依托湖南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系列旅游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第三届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第15届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中国湖南第八届旅游产业博览会、“春、夏、秋”季乡村旅游节接连举行;在泰国、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地举行的国际旅游交易会,都有湖南推介团的身影,吸引了大量外省和境外的游客来湘旅游。
目前,湖南已形成了十大特色民宿品牌、十大湖湘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十大生态旅游景区、十大研学旅游品牌、十大功能完备的自驾车房车营地和十大康养基地。以及红色旅游、体育旅游、旅游装备产品和科技创客企业、旅游演艺、旅游购物、旅游特色餐饮产品体系。
农耕文化助力旅游脱贫
“洗泥节”是勾蓝瑶寨流传千年的传统农耕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春耕过后,瑶胞们欢庆“洗泥节”,表达对丰收的感谢和期望。每年“洗泥节”,村民们耍龙舞狮,走村串户,吹响芦笙,特色的民俗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勾蓝瑶寨老支书欧阳绪珍说道:“村民白天下地当农民,晚上登台变演员,‘洗泥宴’成了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欧阳是民俗表演队的主力,他们一家五口人都参与演出。
2016年,勾蓝瑶寨成立了民俗表演专业合作社,邀请文化专家包装编排了瑶族特色节目。“洗泥宴”每周六和节假日定期演出,工作日不定期包场演出。
今年湖南卫视《我们来了》节目来到勾蓝瑶寨,感受当地民俗表演。勾蓝瑶寨村支书宋裕介绍,如今“洗泥宴”篝火晚会成为了勾蓝瑶寨的旅游明星产品,每月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体验。十一国庆节期间,演出票全部被预定出去,原来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明星村,一年能为瑶寨村民带来近三十万的收入。
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同时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村里的农家乐、客栈、观光车行生意红火。村民何桂妃在家门口开起了特产小店,她说:“家里旅游发展好了,我就回家开店了。”。
当地老人说:“国庆期间,在自家门口摆摊卖自制的特产,一天能卖300元,这在以前是万万不敢想的事。”
宋裕介绍,勾蓝瑶寨村支两委依托旅游资源,成立了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村民以资源(土地、房屋)入股的方式成为股民。2017年1至8月,旅游带动人均增收2600元。目前,全村364户村民已经吃上了旅游饭,15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文旅融合催热新业态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式的观光游早已成为历史。人们除了遍访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还把脚步伸及到古镇古村、厂矿车间、革命圣地、碧海沙滩、主题公园等新的好玩之处,把目光投向实景演出、民间技艺表演等精彩纷呈的新舞台上。
前不久,在湖南又有一台实景演出和游客见面了。陶渊明口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的桃花源,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在波光粼粼的秦溪河畔,小舟缓慢在河中行驶,周边场景在不断变化着,田中耕种的农民、对水梳妆的少女或是吹奏短笛的牧童……《桃花源记》以8个不同场景展现了现代人心中那个远离纷争,怡然自得的世界。演出以秦溪下游的五柳码头为起点,乘坐造型古朴的渔船,溯秦溪而上,开启“桃花源”寻梦之旅。
在湖南,实景剧演出也已成为众多成熟景区的标配。不仅可拉动景区的经济收入,同时以情景体验式的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本地文化,延伸景区的体验感。《边城》、《魅力湘西》、《浏阳河上》、《炭河千古情》等实景演出将传统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展现在游客面前。
作为芙蓉区重要文化项目,《浏阳河上》实景演出现已常态化,这是长沙首台大型实景情境演出,展示着长沙文化旅游发展。整场演出以歌曲《浏阳河》为主线,创造了“声、光、影、城、河、焰”的全景情境式表演模式,3D楼宇投影、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以及一湾荡漾的水域,都成为了《浏阳河上》舞台组成部分。
随着实景演出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以及旅游要素和文化要素的相互融通,旅游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今年,湖南宁乡炭河古城的实景演出《炭河千古情》曾一天连续演出7场,炭河古城接待游客5.6万人次,创下湖南省大型旅游演出场次最高、观众数量最多的两项新纪录。(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