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2月13日电(记者王晓东)12月13日,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完工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聂建刚、商务部国际司处长陈红英,英国国际发展部亚洲、加勒比地区及海外领土司国家联络和政策组组长SaulWalker出席会议并致辞,祝贺项目的圆满结束。
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以下简称GHSP项目)是中英两国政府合作开展的一个探索性项目,旨在聚焦全球卫生领域,建立新型发展伙伴关系,开创中英卫生合作的新纪元。项目依据2012年9月17日中英两国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创建,由英方提供1200万英镑技术合作资金,在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商务部三方代表组成的战略指导委员会(SOC)领导下开展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项目监管中心承担项目管理办公室(PMO)职责。该项目自2012年10月正式启动,迄今项目主体活动已经全部完成,将于2019年3月底关账。
GHSP项目致力于提升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和卫生发展援助的能力,探讨中英两国就共同关切的重大卫生健康议题展开合作的路径。过去六年间,GHSP项目先后支持了15家中国机构与80多家国内外合作机构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1)梳理中国医药卫生领域的实践经验及教训,主要涉及卫生体系建设、传染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并进行中国经验在境外的国别适应性分析;(2)开展卫生发展援助和全球卫生治理的一系列研究和培训,提升中国卫生援外能力,为政府制定中国全球卫生战略提供咨询;(3)探索与亚非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实施有效卫生发展合作的路径和做法,由中国机构与当地机构协作开展基于中国经验的干预实践,包括埃塞俄比亚和缅甸的妇幼与生殖健康干预试点、坦桑尼亚疟疾防控试点、以及塞拉利昂公共卫生能力建设项目等。此外,GHSP项目还协助中英两国开展政府间全球卫生对话,促进中英在全球卫生领域的各种交流,全面加强双方的专业合作。
项目倡导全球卫生理念,推动了国家全球卫生战略制定进程。项目注重搭建研究与决策之间的桥梁,在中国经验、卫生发展援助和全球卫生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政策研究,形成数量可观的研究报告、期刊文章和书稿,特别是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政策简报。项目以干中学的方式开展能力建设,提高机构和人员的研究分析、知识传播、提供培训、政策咨询和境外实践等能力,促进了中国全球卫生人才队伍的建立。项目注重“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的理念,建立了中国全球卫生网络,为中方机构搭建交流平台,同时促进中国机构与英国、以及其他20多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项目勇于创新,在境外开展公共卫生干预项目,探索新型卫生发展合作模式,预计将会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卫生健康交流合作提供有益借鉴。这些成果使GHSP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为下一步中英双方在全球卫生领域继续开展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席本次会议的包括项目战略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项目实施机构和合作机构代表、项目技术顾问组专家和项目管理办公室人员,中国全球卫生网络成员单位代表,相关部委代表、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特邀专家等共计约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