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银川着眼换届工作需要,统筹干部选用“一盘棋”,提拔调整300余名市管干部。一大批基层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树立起基层导向、实践导向,极大地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夯实干部基础。
在下好干部选用“一盘棋”之前,宁夏银川市把功夫聚焦在研判“大起底”这一“先手棋”上。
完善分类研判工作机制,按照地域、领域等建立分片分类联系制度,通过综合运用漫谈、实地调研、侧面了解等方式,建立干部现实表现、政治负面等清单,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多角度的接触干部,切实变任前急考为日常细察,在了解实事实情实绩中把干部考真考细考准。
开展班子结构功能诊断大起底,立足班子运行、功能发挥、整体结构等要求,结合日常研判情况,对各个班子逐一摸排过筛子,对承担“六稳”“六保”重点任务的班子“重点研判”,对教育系统、卫生系统、产业园区等规模较大、人员较多的班子“归口研判”,对机构改革新组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调整的班子“跟踪研判”,形成了《银川市市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有关情况的报告》,系统全面分析了全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现状、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方向,为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提供参考。
同步进行的是对干部基础信息核查的大起底。根据人选特长、岗位要求,对全市1000余名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回头看”,重点核“三龄两历一身份”,全面审核干部身份、公务员录用、调任、登记表等确认材料是否齐全完备,是否符合政策规定,为选准用好干部,建立一手台账,严把第一道关口。
政治关是首要之关、定性之关,下好干部选用“一盘棋”要重点关注素质考察这盘“关键棋”。
在2020年度考核中,宁夏银川市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坚持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看班子识干部,对700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政治素质测评,与3000余名干部职工进行个别谈话,对发现34名存在政治能力不强、基层历练不够、领导水平不高的“三不”情形的干部进行了提醒谈话。在今年的换届工作中,银川市把政治素质考察贯穿始终,既在大会测评中加入政治素质考察测评,又在考察谈话乃至集体面谈中,加入政治素质考察相关内容,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除了政治素质考察,重大斗争考验也是关键。通过运用一线识别法,宁夏银川市共在三大攻坚战、疫情防控斗争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重点考察识别了360余名冲在前、干在前的干部。在这次的提拔调整中,宁夏银川市将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深入一线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专项考察表现情况,体现在人选酝酿上,并且在推荐考察过程中,注重关注干部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的表现情况,切实把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干部用起来。
鲜明的实践历练考虑,也是干部选用的重要维度。宁夏银川市注重选拔具有扎实基层经历特别是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经历以及熟悉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基层治理等工作的干部,把能听群众话、能懂群众心,为群众付出、受群众认可的干部选到关键岗位上。
在这次干部大调整中,一次性配备了64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为未来事业的发展布好一局“长远棋”,虽然干部数量较多,但市委始终坚持在一盘棋上统筹考虑、系统配备、谋篇布局,避免让领导班子出现水桶效应。
宁夏银川市紧紧围绕战略发展要求、主体功能区定位等,注重选拔具有相应专业素养、现代化建设能力强的干部,在班子配备上,既充实熟悉产业经济、科技创新、“三农”工作、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干部,又选配善于做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社会治理工作、群众工作、法治工作的干部,尤其注重选配能够精准化解矛盾风险、破解发展瓶颈、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强的干部,全面提升班子专业素质。
注重配备年轻干部,深化“789”(75后正处级、80后副处级、90后科级)干部培养使用计划,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调研和重大任务中,识别考察了一批75后正处级、80后副处级、90后科级干部,把270名选调生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范围,同步建立、动态更新基础数据库,此次干部调整中,为6个县(市)区党政班子配备“80”后干部25人,其中85后9人,每个县(市)区,约有4到5名,基本上占到了3成。
宁夏银川市还注重发挥职级晋升的杠杆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今年来,全市共晋升职级213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动态跟踪干部的现实表现情况,继续做好日常研判工作,在严管厚爱上下功夫,在激励担当下功夫、在培养育苗上功夫,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动能”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到。(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胡冬梅)
来源:中国日报网
公安部:6月1日起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继续开展宣传引导工作
定期集体约谈、多渠道提醒消费者 北京市文旅局多措打击互联网虚假宣传揽客
中铁二局安罗高速项目“三个强化”提升工程建造品质实现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