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部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在生产经营方面困难增多,生存压力凸显。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扶持中小微企业等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强化金融责任担当,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国银行工作要求,敏捷反应,主动作为,以专业的产品、精准的服务、高效的操作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复工复产注入"加速度",赢得了企业赞誉。
"抗疫发展贷"与中关村企业共克时艰
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面对严峻的疫情,中意两国守望相助,同心战疫,两国友谊得到进一步加深。在不久前,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业务部门收到了一封从意大利寄来的感谢信,对中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解决资金周转燃眉之急的务实之举和优质服务表示了诚挚谢意,这份漂洋过海而至的感谢也温暖着员工的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与疫情相关的医药制造、销售,医疗器械生产等企业都陷入了生产经营困境,或存在资金周转难题。联医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据了解,这家企业主营口罩生产及销售,并出口欧洲国家,企业在意大利设立有分公司。
在国内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该企业曾一度陷入资金周转困境,作为企业的一般结算账户开户行,中行北京分行长期跟踪企业需求,在了解到了企业的实际困难和业务诉求后,客户经理第一时间开展相关工作对接,对其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研判,并制定了精准的服务方案,通过"抗疫发展贷"产品向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
据了解,中关村管委会联合8家金融机构推出了200亿元规模的"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产品,主要服务于中关村示范区内注册企业、优先支持落实中关村"战疫十条"、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以及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其中,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为此项产品配置了30亿元的专属信贷规模。
作为一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关村科技型企业,联医医疗高度契合"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准入条件,中行通过绿色通道为企业办理"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仅用了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贷款审批,向企业发放了信用贷款500万元,并为其申请了优惠利率,在保证企业用款时效性的同时,切实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在获得中行资金支持后,企业经营有序开展,口罩顺利出口海外,截至5月末,企业已向法国出口口罩5.5亿只,向意大利等其他欧洲国家出口口罩累计达2.5亿只。企业在意大利的分公司专程发来了感谢信,正如信中所写"在疫情全球蔓延之际,我们深深感谢中国银行对联医医疗提供的支持。2020年恰逢中意建交50周年,这一团结友好之举,无疑将进一步增进中国企业和意大利企业之间的深厚友谊"。
"抗疫发展贷"为中关村企业复工复产和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5月21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已累计发放"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18.21亿元,惠及65家小微企业。
以客户为先,"既专业又有人情味儿"
"我司对贵行表示深切的感激,这不只是全国处理单证最专业的地方,更是有人情味的地方,是真正为我们中小企业考虑的地方,是加班加点以客户为先的地方!"这也是一封出自中小企业客户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对中行服务的满意、感激和充分肯定……
发来感谢信的是一家名叫北京五洲环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小企业。这家企业主要销售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以及从事技术进出口等。前不久,中行北京分行了解到,该企业和某南亚国家的一家公司签署了贸易合同,且企业工程师已经在该国开展相关安装调试工作。但全球疫情蔓延,考虑到人员安全,企业决定将工程师撤回国内,可是对方却提出了必须收到客户开出的履约保函后才能让工程师回国的要求。更为严峻的是,此时该国已处于疫情爆发期,不仅回中国航班减少,而且该国开始封闭管控,因此,对于客户而言,开出保函迫在眉睫。
面对客户急切的需求,中行北京分行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沟通小组、分支行联动,密切协作,提前与客户沟通业务细节,争分夺秒收集和审核业务资料,加班加点提供服务。同时,周密考虑,将可能的环节进行前置操作,进一步压缩处理时间,最终,确保业务资料齐全后以最短时间开出了保函,使滞留国外的工程师在边境封闭前顺利回国。中行急客户所急的高效服务获得了企业的高度好评。
其实,联医医疗、五洲环创只是众多被中行鼎力支持的中小企业之一。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分类、分层、分阶段打造专属金融服务,推出了"复工贷""中银餐饮通宝""疫采贷""抗疫贷""延期贷"等为客户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面向不同客户施以援手,精准"输血"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中行各级员工坚守岗位,迎难而上,用专业与敬业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优质、专业、高效金融服务,展现着中行人的责任和担当。
聚焦3·15之起底保险“猫腻”(三)办信用卡推保险、车险报案4S店“不请自来”,个人信息毫无秘密可言!保险公司如何杜绝信息泄露?
农业农村部:协调伊利、蒙牛、光明三家企业保障武汉每天1500吨牛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