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年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公布。她们当中有为火箭造“心脏”的航天人,有坚守在新药研发一线的医药人,也有为疫苗研发小心求证的科研人员……卸下工作的头衔,她们只是普通的女儿或是母亲,但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平时的工作中,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半边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孙伟为我为火箭造“心脏”
5月5日,“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星际荣耀公司的图书室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埋头查找资料的孙伟为,作为公司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主力设计师,她助力公司将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造就了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历史上的三个首次,实现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入轨发射。近期,孙伟为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火箭是目前实现宇宙飞行的唯一运载工具,而火箭的动力来源就是发动机,火箭能否顺利进入太空,发动机是否稳定可靠起着关键性作用。
加入星际荣耀后,孙伟为根据公司总体要求展开星际荣耀第一发入轨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动力系统——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生产。
“民营航天公司在创业早期还是有很多坑需要自己去蹚的。”孙伟为说。凭借多年的固发型号研发经验,团队提出了“高可靠、低成本、快速响应”的发动机设计原则。经手的三型发动机均采用金属壳体、丁羟推进剂、固定喷管、小点火发动机点火等常规性能指标,高可靠性的技术方案。
目标定了,方案有了,就要保持冲锋的劲头去落实。在与厂家工艺紧密协调的阶段,出差是家常便饭,作为固体发动机岗位唯一的女同志,孙伟为一头扎进配合生产的现场,忙前忙后几个月。
喷管喉衬作为发动机重要部件,是发动机燃气排出口,承受发动机工作全过程3000多摄氏度高温的重要零件,其生产周期比较长,为了提高生产进度,同时要保证质量,孙伟为创新性地采用了分段技术,并经过试验验证满足使用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高效完成了发动机的研制任务。
在研究过程中,项目曾遇到不少考验,如在研制阶段曾出现过一些需要进行技术攻关的问题,她带领设计团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协调配套厂商开展故障复现,确定故障原因,最终准确定位故障,并提出了后续改进措施。
2019年7月,星际荣耀双曲线遥一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对发动机残骸的解剖表明孙伟为提出的改进措施积极有效,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工欲其器,匠入其门。要想干好这个产品,必须琢磨好干好这个产品的门道,有了这个门道,一切科技创造都可能发生。“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模型、多平台、多个研制生产单位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把大家的力量聚集到一起非常关键。”孙伟为说,团队中每一个角色之间都要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支撑一个项目的运作。
火箭发动机在设计领域,构成各分系统的不同专业学科之间具有紧密的耦合和反馈关系;在制造领域,不同工序之间、工艺与设计之间也存在大量的数据交换。如何建立面向协同的、集成的工作平台,是缩短产品研制生产周期、提升固体发动机快速研制能力和批量生产综合管理能力的技术关键。
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主力设计师,孙伟为担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做到既不打折扣地完成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又积极支持和鼓励团队成员大胆开展研发工作,打通了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固体火箭发动机从设计、生产制造及试验协调等全流程商业运营中的关键环节,使得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发能够在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开花结果,有力保障了双曲线一号遥一运载火箭的高精度入轨发射,使星际荣耀最终成为美国公司之外目前唯一一个能够独立研制、并成功完成运载火箭入轨发射任务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
在同事眼中,孙伟为虽然是公司中年纪较轻、工作时间较短的一位,但是她的成长速度和岗位成绩却不得不令人赞扬和佩服。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商业航天领域中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
融媒体中心记者方针/文并摄
冯宇霞主持百余新药立项
(资料图片)
近日,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昭衍”)董事长冯宇霞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从科研员转行经商,进入中国尚未起步的全新领域,冯宇霞在创业初期也有痛苦的挣扎。最困难的时候,内心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她一直向前。专业严谨、成体系成规模,让昭衍在全国70多家药物安全评估企业中独占鳌头。冯宇霞创办公司已经25年了,可至今她的身上还是浓浓的书卷气息。
作为企业创始人,冯宇霞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最早通过美国FDAGLP检查的民营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并且率领昭衍团队于2005年7月一次性通过NMPA的GLP检查,2009年顺利通过美国FDA的首次GLP检查,这是我国新药评价机构首次获得国际GLP认可,推动了我国药物研究开发走上国际舞台。
冯宇霞作为主要研究者共主持并参与了百余个新药的立项、研发注册和技术转让,共申报国家及国际发明专利近20项并全部成功转让。所带领的团队是第一个进行基因治疗药物/干细胞/小核酸/ADC/CAR-T细胞/双特异性抗体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团队,也是承担生物类药物临床前评价最多的团队,发展至今冯宇霞创建的昭衍药物临床前评价实验室(昭衍(北京)和昭衍(苏州))已经成为中国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年评价项目最多、效率最高以及产值最大的临床前CRO。
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在加强与海外机构的合作力度与范围的同时,冯宇霞注重本行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形成了一支技术全面、本土与海外结合、熟悉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新药研发法规政策的专业性技术创新团队,人员规模与技术水平居国内前列。同时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苏州大学等建立了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已成为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课外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基地。
而在产业化建设方面,冯宇霞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和服务规模,昭衍的业务收入及利润在全国的药物临床前评价专业服务公司中居首位,2017年8月顺利完成IPO,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冯宇霞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医药安全的“守护神”。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天宇
姜媛媛怀揣新药梦的“长跑者”
“新药研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姜媛媛怀揣创新为民的情怀奋斗在新药研发第一线,2015年加入泰德制药后,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及帮助下,与部门负责人一起建立了创新药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40多人的创新团队,多款新药取得积极进展,成为泰德制药重要的研发力量。日前,姜媛媛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姜媛媛毕业于2011年,初入职场的她一心想要做新药研发工作,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她毅然放弃了大学任教的机会,走进企业从事新药研发工作。在当时,国内原创新药研发还比较少见,为了积累研发经验,姜媛媛在一家新药研发CRO公司开启了职业生涯,这段时间为她积累了丰富的原创新药研究和开发经验。
“选择了新药研究就是选择了科学长跑。”姜媛媛说,万事开头难,对于门槛极高的创新药研发来说更是不易。来到泰德制药后发现,这家致力于开发独家产品的公司发展理念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随着新部门的成立,姜媛媛和部门负责人脑子里似乎没有想过困难,一门心思专心打造泰德的创新药平台,在未来开展更多的临床急需药品的研发。
“零”的突破,从无到有。2015年8月姜媛媛带领团队拜访了多位国内临床专家,了解临床急需,进行深入的靶点调研,构建了呼吸、疼痛和肿瘤的1类新药产品研发管线。
在不断的努力和攻关下,2017年1月,泰德制药正式立项了第一个原创新药项目——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1类小分子化药TDI01,该项目于2018年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支持。TDI01是治疗罕见病特发性肺纤维的全新靶点抑制剂,特发性肺纤维化被称为比癌症还可怕的疾病,五年生存率低于除肺癌和胰腺癌以外的大部分癌症。全球仅2款药物获批且疗效有限,费用高昂。
“新药研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这也是姜媛媛前行的动力。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泰德制药在多个治疗领域全面开花。随着原创新药的技术平台及管理体系的日趋完善,TDI01项目开路在前,陆续又开展了治疗慢性咳嗽TDI06项目、慢性疼痛TDI05项目和多个肺癌和晚期实体肿瘤1类新药项目等呼吸疾病领域的新药研发。目前,这些项目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且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PCT专利20余篇,其中2篇美国PCT获得授权。预计今年底到2023年每年都有新项目进入I期临床研究。
怀揣“新药梦”努力前行。姜媛媛说,制药人的梦想是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把安全有效的原创新药开发出来,解决患者的临床急需,自己会为实现这个目标勤勉地奋斗。融媒体中心记者方针/文并摄
张立杰“满场飞”的跨界女神
(资料图片)
“张姐,我们先下班了啊,您也早些回去吧!”“好,你们先走,我把这点资料看完就回去。”作为智飞绿竹公司副总经理的张立杰,每天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各个办公区,既要负责政府事务管理,也要参与科研项目申报等,同时,作为课题负责人,她还带领团队进行“轮状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工作,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的她在自己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
1992年,张立杰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宁夏农牧厅畜牧局任科员、主任科员,主管农业部下拨宁夏自治区各类研发及推广课题经费,同时担任《宁夏畜牧》杂志责任编辑。
做到最好是张立杰的信条。在别人看来人生赢家的生活,张立杰毅然决定辞职读书,2000-200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博连读,期间主要从事脂肪代谢与沉积研究,该研究项目获2004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圣加斯丁医院从事基因芯片及脂肪代谢等方面的博士论文研究,期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博士毕业后,张立杰就职于华都诗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任研发部经理,带领团队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开发的“禽鹦鹉热衣原体基因工程苗”研究,获2009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进入智飞绿竹后,张立杰迅速转换角色,把负责的政府事务、科研项目管理、产品注册及上市宣传等工作做得有声有色,通过项目立项为公司争取政府资助9000万元,加速了公司在各个产品线上的布局。
在产品注册上,张立杰负责公司3项新产品的临床申报提交,组织出口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产品的清真认证及检查,使公司产品走进国际市场,累计销售达500万剂。为做好上市新产品宣传工作,在全国各级疾控会议做学术报告及产品介绍近40余场,为新产品的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轮状病毒是全球儿童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目前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大多为口服的减毒活疫苗,会造成服用、储存以及接种过后副反应等问题。而注射剂型则会相应地减少这部分的疑虑,张立杰主动请缨,带领团队研发注射用灭活轮状病毒疫苗。
疫苗的研发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作为“轮状病毒疫苗”的负责人,张立杰既要完成公司安排的任务,还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团队成员,研发过程中,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终找到突破口,推动该疫苗按照进度快速研发,引起广泛关注。
“豁达是一种人生态度。”张立杰说。教书育人也是她的理想之一,2012年,她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特聘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同时,她还是北京市科委以及多家高校的审评专家库专家。
做公益张立杰也是亲力亲为,组织公司员工参与乡村学校图书馆的支持建设活动,手拉手,同读一本书。业余时间也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近30篇。
这些年,张立杰在各个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她说,要做好每一项工作,就要奋力点燃每一个小小的梦想。
融媒体中心记者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