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孟凡霞马换换)自2012年上市后业绩便开始走下坡路的海欣食品(002702),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同样不理想。8月5日晚间,海欣食品正式对外披露上半年“成绩单”,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701万元,同比下降32.95%。
财务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海欣食品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形,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42亿元,同比上涨18.15%;当期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701万元,同比下降32.95%;同期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约为458万元,同比下降36.16%。
对此,海欣食品表示,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均不同程度上涨,由此导致公司营业成本的上涨幅度远高于营业收入的上涨幅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此外,公司参股33.95%的上海猫城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上半年亏损,公司计提投资收益为-230.6万元,同比去年减少248.24万元。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公司利润总额实现1713.98万元,同比增幅4.59%,扣除所得税后,公司2019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万元,同比减少32.95%。
资料显示,海欣食品主要从事速冻鱼肉制品与速冻肉制品和常温鱼肉制品和肉制品的生产和销售,速冻产品主要包括鱼丸、肉丸、芝士丸、龙虾球、鳕鱼豆腐等,常温休闲产品包括蟹柳、鱼豆腐、蟹黄卷、鱼板烧等,公司在全国各重点城市设置7个全资销售子公司,23个办事处,终端网点1.7万多个,公司产品进入各大型连锁商超系统,包括沃尔玛、永辉、大润发、家乐福、华润万家、麦德龙等著名连锁超市,社区便利店以及张亮、海底捞、杨国福、中石化等特通客户。
海欣食品于2012年10月11日登陆A股,纵观公司上市后的业绩表现,自2013年开始出现大滑坡。其中在2013年、2014年海欣食品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375万元、1839万元,同比下滑幅度为48.72%、45.51%。之后在2015-2018年海欣食品净利开始出现盈亏交替状态,对应当年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951万元、1307万元、-2728万元以及3489万元。
在公司业绩承压的情形下,海欣食品也萌生了收购资产的想法。今年6月26日海欣食品曾披露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4458万元收购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海南中城商业有限公司持有的福建长恒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恒食品”)100%股权,交易完成后,长恒食品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但值得一提的是,标的业绩并不令人满意。
据悉,长恒食品成立于2013年,在2018年、2019年1-5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均为0,对应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116.86万元、-181.67万元。海欣食品表示,本次股权收购的目的是取得长恒食品主要资产,其中核心资产为其拥有的97.64亩土地使用权,后续公司将基于业务发展和战略规划,在该地块实施公司产能扩张计划,为公司扩大、整合并升级公司产能做准备。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海欣食品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未有人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