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刘斯文)7月11日,据启信宝显示,沪江网校运营主体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法院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执行标的为92471元。此前,沪江教育曾于去年10月、今年3月两度被列为被执行人。
就在7月4日,沪江教育刚刚发生股权出质,出质人为上海成塔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质权人为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皖新传媒),出质股权数额为890.0005,上海成塔共持有沪江3.5%股份。
早在2015年10月,皖新传媒宣布与沪江教育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以1亿元的价格认购26.67万股。根据公告,沪江教育如未能按时在2018年底前完成上市发行(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战略新兴板),则需以回购价格对投资者持有的股份进行回购,价格为投资金额加上按年息10%复利计算的利息之和。
此前,沪江教育在4月8日也曾发生股权出质。出质人为上海互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质押的股权数额为12373.7236,互捷投资持有沪江31.99%的股权。
其实,进入2019年后,沪江教育接连被曝出大规模裁员、降薪、资金压力等负面信息。早在2012年,沪江教育便表示具备上市条件,但为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放弃上市;2015年,创始人伏彩瑞表示准备登陆A股战略新兴产业板,后因板块被取消再次搁置;今年5月,原本于去年7月就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沪江教育再次被曝终止了上市流程。沪江方面发表曾官方声明称,目前港股的上市计划的确有调整,但并非网传的上市失败。此次调整系公司综合市场环境、未来发展等方面因素后的主动调整,公司将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板块登陆资本市场。
沪江教育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15、2016、2017年的亏损分别为2.80亿元、4.22亿元、5.37亿元。2018年沪江教育的亏损进一步扩大,前8个月营收4.36亿元,亏损高达8.63亿元。未来如何“扭亏”将是沪江教育发展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