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银区间收益混合、农银量化智慧动力混合、基金经理魏刚
2020年上半年,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一度大幅回调,但整体延续了2019年的良好表现,A股市场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表现遥遥领先,以创业板指为代表的科技成长类指数涨幅较大。
从各行业表现来看,部分受益于新冠疫情的医药涨幅领先,电子、计算机、传媒、新能车等TMT行业涨幅靠前,食品饮料行业也涨幅较大。
7月前几个交易日,在6月官方制造业PMI超预期(50.9),场外资金(融资余额、公募基金发行、新开户)和陆股通北向资金的加速流入影响下,上证综指突破3000点后,市场加速上攻,日成交金额超过1.5万亿元。
目前市场风格出现了大幅切换,前期表现较差的大金融和部分周期行业快速拉升,这次切换是多重因素共振的影响。
一方面,金融周期相对科技消费的估值达到历史极值,公募机构对金融周期的持仓、金融周期相对全市场的成交金额也均处于历史极值附近。
另一方面,6月PMI超预期,同时伴随债券的调整和商品的上涨,带动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
此外,场外增量资金的入场寻找低位的补涨资产。金融周期在未来一段时间会继续表现,但市场风格大概率不会像2014年底那样极致的偏金融风格。
因为目前处于中报披露季,医药、消费、消费电子等科技成长股的业绩依然占优。
对后市持相对乐观的判断。
全球新冠疫情的高峰期逐步过去,主要国家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国内经济出现逐步企稳弱复苏态势,6月制造业PMI50.9,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处在荣枯线之上。流动性有望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较为宽松的态势。
从疫情控制和经济复苏来看,中国相对表现较好,海外资金和国内场外资金有望维持流入态势;国内各项改革逐步推出,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维持。
在投资配置上,进入中报披露时期,增加对业绩的关注度,增加对中报高增长个股的配置(如消费电子、医药中的CXO等)。
从景气度和估值两方面来筛选标的,将适度降低前期超额收益较为显著的内需内供相关标的配置比例。
小幅增加前期受海外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的新能源、电子相关标的。同时提升对低估值的大金融、周期类个股的关注。
重点配置成长因子、盈利因子、盈余动量因子、分析师预期调整因子,小幅增加价值因子、反转因子的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