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网络安全“老三样”难以应对网络战

近日,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2019)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5G安全论坛”对当前网络安全局势进行了解读。沈昌祥院士认为,在网络战时代,杀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难以应对网络攻击,容易被攻击者利用。
(图侵删)
沈昌祥院士表示,网络安全是一级学科,完全不是普通人认为的杀病毒、打补丁,网络安全面临最严重的威胁,并不是民间黑客和不法分子,而是国家级网络战,“前几年乌克兰电站出现断电就是由网络攻击引起的,现在美国媒体都已经宣布把恶意代码埋到了俄罗斯国家电网系统里面了。”
沈昌祥院士认为,5G时代,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保障,像摄像头、互联网设备被入侵后都有可能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现在有些国家的网络武器披着病毒的外衣,通过网络传播,一天之内就可以横扫100多个国家,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沈昌祥院士指出,IT系统必定存在缺陷,利用缺陷挖掘漏洞进行攻击是网络安全永远的命题。以前大家说的杀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已经难以应对人为攻击,且容易被攻击者利用,找漏洞、打补丁的传统思路不利于整体安全,“因此我们要主动免疫可信计算,及时识别‘自己’和‘非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集体的有害物质,相当于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了免疫能力。“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梅建亚被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知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