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4月4日15时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6号)东楼三层中会议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请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司局负责人等回答媒体提问。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先生、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先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先生、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先生,请他们就粮食安全形势、春耕生产秩序、粮食储备使用等来回答媒体提问。
为鼓励农民恢复双季稻,农业农村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而且有些政策是多年少有的,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价格提高。2月28日向社会公布了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一分钱,虽然不多,这是连续三年调低的情况下适当提高。
二是增加投入。我部会同财政部整合现有资金,主要整合了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项目资金一共36.7亿元,支持主产区来恢复双季稻。
三是上下联动。不仅是中央财政拿钱,地方财政也加大了对早稻生产的支持。比如说,江西拿出产粮大县奖励25%的资金支持早稻生产,湖南省级财政安排2亿多元,支持早稻生产,主要用于集中育秧和机插秧。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各地工作推动下,今年早稻恢复势头比较明显,有望遏制连续7年下滑的势头。截至4月3日,全国早稻育秧已过八成,早稻的栽插已过四成,进度都明显快于去年同期。与往年相比,今年早稻生产还有三个特点,总结为“三个扩大”:
扩大了优质稻。各地积极推广优质早籼稻品种,同时发展订单生产。扩大了集中育秧,我们写文章讲“题好一半文”,农民讲“秧好一半谷”,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支持水稻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集中育秧和机插秧。今年的工厂化集中育秧面积达到了1250多万亩,比去年增加200多万亩。扩大规模种植。今年早稻增加的面积主要是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他们生产的粮食不是为自己吃的,主要是提供商品粮,所以能够增加市场的供给。
咨询量增50%、买卖双方胶着,北京二手房市场“金九”温和开局
携程首次斩获“营销界奥斯卡”艾菲奖:当“深耕内容”踩准直播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