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陶凤实习记者阮航达)目前我国商业养老金融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体现为养老保险体系仍过度依赖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压力较大。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认为,第三支柱发展刚刚起步,替代率、资产规模较小,在结构特点、市场有效性和政府管控程度上均有提升空间。第三支柱代表性产品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规模非常小,并且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比较严重,价格也比较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对此,孙洁建议,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支持力度。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扩大第三支柱覆盖面。应大幅提升第三支柱的民众参与度和覆盖面,目标实现全人口10%以上的覆盖,弥补第二支柱在覆盖面上的不足。调动多种金融机构主体积极性,缓和金融机构“供给侧”的顾虑,丰富养老金融产品的选择通过充分的、符合市场规律的竞争,释放商业渠道销售潜力,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容和充分的竞争逐渐降低市场供给商业养老产品成本。第二,探索建立养老金第三支柱专属账户体系,打通“三支柱”之间资金流动的渠道。促进公共养老金、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账户三者之间的对接制度,建立“三支柱”的统一账户或统一信息平台系统。第三,建议将保险系产品作为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初期的产品主体。支持保险业先行先试养老金第三支柱并进行深化和扩大推广,有效保证养老金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的充分发挥。支持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鼓励保险业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
此外,孙洁还呼吁出台一揽子强有力的激励政策。包括税延、税免、直接补贴等举措。还可以扩大养老金和企业年金投资范围,提升长期养老金收益率。孙洁认为,提升养老金长期收益率是提升第三支柱吸引力的根本。有必要进一步放开投资端限制,允许更高比例投资在权益类、另类资产;适当降低养老金产品的资本金要求,拉长年金投资业绩的考核周期;对于养老金业务给予税收优惠等。尤其是对养老金(包括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税延等)投向国家建设重点项目提供相应优惠政策。
银保监会:《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适时发布
武警北京总队开展“扶智春蕾”活动 邀请贫困地区学生进北京参观见学
「全国两会前瞻」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养老金第三支柱尚且起步 建议加大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建设的支持力度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