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陶凤王寅浩)为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服务中关村科学城建设,6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落实‘两新两高’战略优化发展环境”服务措施新闻发布会,19条创新创优服务措施正式亮相。
记者了解到,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此次推出的服务措施包括护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辖区企业创新性成长、护航人民群众放心安全消费、护航新型城市形态塑造等4个方面。所发布的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了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体现了“创新”这一关键词。在19条措施中,属于争取率先探索实施的创新措施就有15条。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崔志强在会上表示,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3月16日正式挂牌后,积极转变服务理念,按照“创新合伙人”的要求,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多方协同联动、推进理念转型重塑等角度出发,探索出台服务措施。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后,最终形成了19条服务措施。
据崔志强介绍,在护航企业经济发展方面,5条措施深度挖掘市场监管服务资源,整合各业务部门专业优势,建立适应海淀创新发展新时代的新机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海淀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顾问专员能力提升行动”,深化“顾问专员负责制”拓展“一对一”服务的手段和能力,让企业能够在成长发展的全过程体验到“服务专员”的专属服务。
在护航辖区企业创新性成长方面,7条服务措施围绕“智慧海淀”建设,探索运用智能化服务手段,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服务企业健康茁壮成长。海淀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企业质量管理“卓越领航”行动,打造重点行业质量管理示范企业,更好地发挥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区块链”技术也将被运用在企业开办环节,有望率先让住所证明材料通过“区块链”完成信息共享互认,实现简材料、优流程,企业开办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护航人民群众放心安全消费方面,4条服务措施紧盯安全底线,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面开展尝试,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阳光餐饮”、“阳光市场”、“阳光超市”、“阳光药店”,这一系列“阳光工程”建设,就是要搭建多维度参与的可视化、透明化管理系统,同时积极引入消费者评价模式,打造人民群众放心的消费环境。
在护航海淀新型城市形态塑造方面,3条服务措施将市场监管工作融入“城市大脑”体系,探索构建重大活动保障的工作新机制,在海淀区城市管理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海淀市场监管局将大力推进电梯物联网项目,利用电梯物联网技术手段,在电梯安全运行、应急救援、数据分析、信息共享等方面提供综合服务,助力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建设。在“疏整促”工作中,海淀市场监管局也在探索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防反弹工作机制,有望利用城市监控等智慧监管设施,防控无证无照和“开墙打洞”已整治点位经营反弹,持续提升服务海淀城市管理的水平。
崔志强称,按照“共建新型伙伴关系,做企业的创新合伙人,为企业全程发展护航”的服务理念,19条服务措施涵盖了市场准入、商标广告、产品质量、消费维权、食品药品监管、标准计量等各项市场监管业务,旨在推出覆盖市场监管全职能的创新和创优服务,为海淀区企业提供“打包”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专题(联组)讨论 赵一德赵刚徐新荣到会听取意见建议
服贸观止|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会长周成虎:要匹配产生更加符合多元化需求体验的服务贸易
驻加拿大使馆推出《平安愉快加拿大行--领事保护指南》动漫领保宣传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