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到被“社会调剂”的孩子

xiaofeng
先找到被“社会调剂”的孩子

7月5日,“广西桂林全州曾对超生孩子抱走进行社会调剂”一事引发关注。桂林对此回应称:全州县对漠视群众诉求、行政不作为的县卫健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等相关人员停职检查。

先找到被“社会调剂”的孩子
(图侵删)

网络上流传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告知书》提到,“当时被全县统一进行社会调剂的超生孩子去向,没留存任何记录”。文件盖有全州县卫生健康局公章,当地政府野蛮的做法,成为挑动社会敏感神经的导火索。

人命大于天。面对寻子心切的父母,这份告知书透露出的信息却冰冷异常。“社会调剂”之下,已无人知晓孩子的下落。这样的态度,不是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的态度,更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即便是在当时的政策要求下,对待“超生”的孩子也应有对生命基本的尊重。因为超生,强行切断亲子关系的“社会调剂”,丧失了人伦底线,更不符合相关法律要求。

为了保证我国法律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在特定政策时期直面超生问题,不能简单化的以罚代法,必须依法追究其违法的责任。更不能泯灭人性的粗暴干预,便是知法犯法。

33年过去,孩子杳无音讯,亲属信访不予受理,投诉无门。亲生父母有理由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拐卖”,甚至怀疑所谓的“社会调剂”背后又藏着哪些猫腻。

被抱走的孩子去哪了?需要当地政府介入调查,给孩子父母一个交代,给全社会一个交代。而不是止步于此,待舆论冷却之后,再次石沉大海。

作为那个时期的遗留问题,被“社会调剂”的孩子必须予以关注,妥善解决。通过工作组彻底调查还原真相,如有涉嫌滥用职权,违规执法的行为,都应严肃追责。

对有历史旧账置之不理,旧账随时可能变成坏账。在相关生育政策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当下,类似“社会调剂”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才能为政策更新扫除现实障碍,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夯实基础。

从计划生育到三孩放开,低生育水平成为新常态、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家庭功能弱化等现阶段问题引人关注。生育适时而变,修改相关生育服务规定,是生育政策调整的必然要求。

然而,无论生育政策如何调整,人伦底线仍应是谈论一切人口问题的底线。在面对人口问题上,当地有关部门应当实事求是,及时纠错。

北京商报评论员陶凤

众泰E200 Pro补贴后售价或7万起 续航达301公里_1

荷兰遭暴风雪袭城 行人秒变“雪人”

“五一”假期全国共有8716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

中国电子2023届全球校招宣讲大会在深举行

北京华联超市陷500元口罩争议 商家回应:低于成本销售

合肥多所中小学学生信息被倒卖:哪个班、父母是谁明明白白

中国日报网评:“有这样的年轻人,国不强不可能!”

朝阳“龙樾合玺”项目获预售许可预告 销售指导价8.8万平方米

东兴证券拟出资5亿元设立资管子公司 并为其提供累计不超过10亿元净资本担保承诺

建议推出蓝筹股股票期权

1192倍!公募REITs公众投资者认购倍数再创新高,多只产品年内涨超30%

工信部:十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先找到被“社会调剂”的孩子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知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