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观察」别让歧视也成了新冠后遗症

xiaofeng
「西街观察」别让歧视也成了新冠后遗症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因为新冠,失去我的第一份工作。”5月29日,有博主在社交媒体上讲述了自己被迫离职的经历。

「西街观察」别让歧视也成了新冠后遗症
(图侵删)

据悉,该博主曾在乌克兰留学期间感染新冠病毒,痊愈后回国在某机构担任俄语老师。近日,因机构得知博主曾感染过新冠病毒,于是以此为由要求该博主离职。

“我们拿到了绿码,拿到了通行证。但如何去证明我们没有病?虽然我已经做了很多很多次核酸。”在视频中,该博主说,我们战胜了病毒,却还要被当做病毒一样去被孤立和排挤。

透过画面,委屈扑面而来。无论是担心复阳情况的出现,还是怕影响自身机构的“名声”,对待痊愈患者及传染病本身的刻板印象,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比明面上的拒绝更具有杀伤力的,还要属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调侃和夹枪带棒的网络暴力。无论是疫情之初的“毒王”,还是近期由“小阳人”衍生出的“公羊”“母羊”等明显带有倾向性的代名词,都在无形中对感染者造成了二次伤害。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也明确,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感染病毒的人。遗憾的是,在做的层面,事情经常发展成了对立面。家长感染,孩子受到歧视,医生感染,康复后却被调离岗位,有的单位干脆不考虑招聘康复的新冠患者……

没有谁想被当成异类。上个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就曾回应称,从目前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来看,新冠患者治愈出院、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后,他们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根据疾控专家研究,目前还没观察到造成传播的案例。希望家人和社区不必为此担忧,更不能歧视。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通报,截至2022年5月29日24时,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累计确诊病例224049例。这意味着,随着抗疫的不断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康复的人需要陆陆续续回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当中。

防疫常态化,随着我们对病毒了解和认识的加深,全社会防疫水平提高,对待病毒的心态也应更加理性。我们不会再像最初一样,谈病毒色变,进而将焦虑与不安转嫁到那些已经很不幸的人身上。

这种心态的改变不是要放松对病毒的警惕,而是正视病毒的存在,包括平等地对待那些被病毒感染的人,以及已经康复的人。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普通人的日常交往,我们的防疫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而是要走向深层次同舟共济。

北京商报评论员杨月涵

谁是贫困户靠抓阄确定 河南尉氏2名村干部被查

桃李面包澄清“经销商消失”与事实不符

配唱制作人方雅函将转型歌手 获赞认真有态度

无锡振华拟收购开祥科技100%股权 公司自7月11日起停牌

佳木斯边防支队组织开展清明祭奠活动

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 能源行业“开足马力”保障百姓温暖过冬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累计参观人数突破200万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美国独眼狗狗随主人环游世界 游览25州“见多识广”

美韩军演首日不顺-美F-22战机出故障 被拖车拉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院士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分享“肿瘤生态学说”

上市银行中报放大镜|18家理财子公司“晒单”:业绩增速明显,产品转型提速,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西街观察」别让歧视也成了新冠后遗症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知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