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十年,他们用行动书写美好未来

xiaofeng
震后十年,他们用行动书写美好未来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灾区人民,用行动诠释了灾后重建的不懈努力。在缅怀的时刻,我们也要看到十年来这片土地的生生不息。

震后十年,他们用行动书写美好未来
(图侵删)

近日,记者来到四川省绵阳市,看到了这里奋进的前行者。

“我们都是一家人”

“你不敢开门,反而老百姓找你;你把大门敞开,反而老百姓找得少了。”绵阳市安州区沸水镇党委书记高银兵这么理解干群关系。这句言简意赅的话,是高银兵22年基层工作的总结和写照。

2014年上任以来,高银兵和领导班子在提升地区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探索群众工作上,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

“接到电话最多的是2014年4月,刚来的头一个月最多。”高银兵给居民发了民情民意联系卡,卡上有他和党委副书记、镇长吴明明的电话。这张卡的背面写着:我们都是一家人。这句话也慢慢变成了高银兵的口头禅。只要村民有问题,可以通过这个卡随时联系到他们。为尽快解决村民的问题,跑步的时间,吃饭的时间,他都在工作。

村民的问题小到鸡毛蒜皮,大到事关百姓利益的政策执行,高银兵都认真对待,及时总结。高银兵对记者说,之前有个村民拿齐了所有的证件来找到他说:“你是新来的书记?我这个符不符合吃残障人员的退役补贴?”高银兵看了以后说符合。村民告诉高银兵,虽然他符合条件,但奔波了两年也没得到解决。了解到情况之后,高银兵用了三天时间,就让村民拿到了钱。“这项工作是非常小的事情,只要我们去办一下,就出来了。”高银兵说。

“要么头破,要么墙破”

“地震发生后,当天晚上就坐最后一班飞机回来了”,沈艳燕说,“回来后就开始做志愿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志愿者到产业带头人,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的羌族姑娘沈艳燕,十年来为了羌族文化产业,付出了太多。

“今年6月至9月,走马羌寨的房间已经预定出去了,整个旅游会带来100多万的收入。”聊起如今的日子,沈艳燕笑的合不拢嘴。作为当地特色羌寨,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2012年,沈艳燕筹资打造了牛飞村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并建设羌绣传习所。“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培养了3000多个绣娘,我们的目标是10000个。”以往绣娘的收入不高,羌绣这项传统技艺,面临无人可绣的窘境。现在,沈艳燕集中培训绣娘,联合几个羌绣基地分工合作。现在,她们的产品远销日韩等国家。

谈到为什么致力于做羌绣时,沈艳燕说,“在做志愿者的时候,就在思考,能为家乡重建做些什么?我想,羌绣需要保护,同时,能给村民带来收入。”沈艳燕希望用10-20年的时间搭建好整个产业链。现在已经坚持了10年了,“未来还要继续努力”。

这期间的困难,沈艳燕欲言又止,能够看出来,这个坚强的女人经历了太多。“这十年可以说耗费了很多精力,单就羌绣来说,文化产业在震后不被看好,很多村民难以理解,觉得这个挣不了钱,觉得文化产业有点虚。”但沈艳燕没有放弃,“要么头破,要么墙破”,她硬是挺了过来,“之前没有人穿传统服饰,最多时整个寨子也就50人左右穿,现在多了很多。”

说起未来的规划,沈艳燕说,对务工人员还有个职业的提升,要从普通务工人员到游客管家,提升服务品质,将羌绣推广出去。

“要熟知青川的过去,才能更好把握它的未来”

“青川二级保护的鸟类有42种,占了整个四川的56.76%”,“青川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说,近年来,青川发力农业,大力发展茶产业,孕育了七佛贡茶的优良品质,富裕了茶农,振兴了乡村经济。

说起青川,刘自强侃侃而谈,如数家珍。2018年4月,刚好是刘自强来青川工作的第3个年头,他的血液里早已融入了青川基因。

“既然来到这里工作,就要了解这里的历史,了解这里的一切”。刘自强翻阅了《尚书》等古籍中有关青川的历史介绍,对青川的“前世今生”了然于胸。理工科出身的他,谈到青川的人文地理,总是能够打开话匣子。“要熟知青川的过去,才能更好把握它的未来。”刘自强说。

河南确山:用实际行动弘扬英雄之城精神

建设北京绿色交易所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打造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

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加快从“线上招行”迈向“数智招行”

司法部:提升法治监督针对性、实效性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获突破

针灸烤电 上海兴起带宠物看中医

南阳:以建设“两地一都”为目标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和美乡村焕新颜

最低工资标准背后的地方经济密码

时代万恒预计2019年亏损2.59亿元

陕西城固67名学生踩独木桥上学 官方称已确定桥址

长春以国际标准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_1

震后十年,他们用行动书写美好未来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知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