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学生的精神故乡,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根基。”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在“首届中国校园文学奖”启动仪式上这样说。
为响应党的十九大和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所作出的全面部署,进一步推动中国校园文学的健康发展,3月23日,由《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中国校园文学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校园文学奖’启动仪式”在人大附中召开。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张亚丽,著名作家梁晓声、刘庆邦,《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等参加了本次启动仪式。清华附中、北京十一学校、杭州学军中学等全国各地重点中学的校长与名师七十余人参会。与会专家认为,本次大赛在助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文学新人、推进校园德育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与会者还围绕语文教学和学生读写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张亚丽主编介绍说,创刊于1989年《中国校园文学》作为一本在全国中小学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学期刊,被誉为中国校园文学事业的“桥头堡”,三十年来刊发的诸多名家名作深受读者欢迎。《中国校园文学》举办“中国校园文学奖”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接轨“大语文”教学改革、引领中小学阅读与写作,在凸显公平与公益的基础上为基础教育与文学事业添薪加火。
据悉,作为目前唯一以“校园文学”命名的全国性奖项,本次大赛以《中国校园文学》编委顾问团和编辑部为基本的组委会班底,下设文学、教育、新闻专家组进行评审,同时注重团结基层教学一线的专家名师队伍,努力以权威公平的平台发掘更多优秀作者,并将对杰出参赛个人和团体予以表彰。(饶翔刘璐)
增效、提质、创新、突破……从“数字化”到“数智化”银行还要走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