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之路上的问号与叹号

xiaofeng
突破之路上的问号与叹号

犹如一颗出膛的子弹,耿文强从镜面般的冰道上呼啸而下。平昌奥林匹克滑行中心第一次出现了中国选手的身影。冬奥会的七个大项之一——雪车项目,中国冰雪运动突破了又一个空白,写下新的惊叹号。

突破之路上的问号与叹号
(图侵删)

蜿蜒蛇形的奥林匹克滑行中心举行冬奥会的三个项目,分别是钢架雪车、雪车、雪橇,共产生9块金牌。对于此前很少了解这项运动的中国观众来说,这些名字无疑显得陌生,更何况它们还有各自的别名——俯式冰橇、有舵雪橇、无舵雪橇,从器材到规则,都足以让人一头雾水。这些运动此前一直是欧美选手的专属领地,对于东方人来说,参与的门槛有多高,能否在冬奥会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困惑,会随着中国选手带来的关注度有所改变。钢架雪车的平均时速达到100公里,没有任何制动装备,观众看着运动员“嗖”的一下从冰道上掠过,难免会捏一把汗。“其实这个项目挺适合年轻人,非常刺激,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危险。”耿文强笑着说,他自己从事这项运动的体验,就是最好的解释。

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差距,更需要通过积极的参与去恶补短板。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后,国家雪车队应运而生。耿文强从跳远项目跨界而来,练习钢架雪车不过三年时间,取得冬奥会第13名的成绩,也激起了中国冰雪运动新的希望。

实际上,这个项目的冠军韩国选手尹诚彬同样对中国选手是个鼓舞。尹诚彬打破了欧美选手的垄断,证明东方选手也有自己的优势。他2012年接触钢架雪车,之前没有专业运动经历。能被选中的原因,只是因为身高1米78的他能双手轻松抓住篮框,爆发力出色。不同项目对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的“底层规律”相通,对于运动员选材和培养来说,自然有着特别的价值。

正因为如此,当百米高手张培萌的身影出现在雪车赛场时,也带来格外的关注。钢架雪车对出发时的瞬时爆发力要求很高,这恰是张培萌的强项。虽然还没有在正式的滑道上训练过,但他表示,已经有了一套计划去循序渐进。

进入陌生的领域,改变原先的格局。从尊重规律到钻研规律,从寻找界限到打破界限,耿文强、张培萌等选手的跨界跨项突破之路该怎样借鉴发扬,对于中国冰雪运动来说,如何将一个个问号变成叹号,智慧和勇气需要互相支撑。

长沙高校油菜花田遭采摘 “闭门谢客”保科研

「西街观察」解渴民营经济,金融不做“远水”

老外 China Travel 开始进乡村了!开启逛吃模式

大润发桂林首店开业 网红商品占比超25%

河北枣强: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青梅酒》、《青梅配制酒》团体标准于8月11日起实施

3453天!美股史上最长牛市成色几何

努力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和避暑胜地,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清华大学首届“一带一路”合作论坛暨第九届启迪创新论坛在昆开幕

浙江衢州一化工企业大火:目前无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

应雄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

视觉中国盘中跌超7%

突破之路上的问号与叹号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知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