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观察」警惕“伪碳中和”大行其道

xiaofeng
「西街观察」警惕“伪碳中和”大行其道

一夜之间,遍地碳中和。

8月17日,国家发改委点名有些地方、行业、企业的工作着力点“跑偏”,采取的行动措施不符合实事求是等要求,有的机构也蹭热度、追热点,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

在7月30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于近期备受关注的碳达峰、碳中和,会议做出了新的指示: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一次精准又明确的警告。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从去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从政府到企业,从机构到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双碳就在身边。

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各行各业接连发布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碳中和相关概念股炙手可热,跟踪环保、低碳经济主题的基金纷纷改名“碳中和”基金,一时间,形势一片大好。

国家有政策,地方、企业有行动,碳减排风风火火,意料之中。更何况,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挑战更是机遇,抢占先机,趋利本能的支配之下,想从中分一杯羹,本就无可厚非。

风口来了,谁都想飞。最怕有人顶着碳中和的旗帜“招摇撞骗”,变身镰刀,专割韭菜。

双碳背景之下,沾边必火。概念升温,相关概念也升温,不相关概念都热了。新能源车、光伏搭车碳中和,受到资金的持续关注,一路飙升。此后,从周边到外围,仿佛一切皆可碳中和。

资本市场容易陷入炒作的怪圈,用简单粗暴的产能削减逻辑爆炒相关股票,吹捧出一幅预期里的繁荣,让投资者深陷幻境,危险而不自知。当务之急是去伪存真,要让碳中和市场里务实而非务虚。

碳中和不应被恶意炒作乱了市场,也不应被心怀不轨者坏了规矩,这样的亏过去我们没少吃。一年前,武汉弘芯的烂尾,见证了造芯运动的一地鸡毛。从明星企业到骗子企业,舆论关于芯片烂尾的最大反思便是,要给芯片行业降降温,别让投机者钻空子。

如今,芯片换做碳中和,仓促上马的盲目也如出一辙地复制到了碳中和身上。不同的是,这一次的重点在于防患于未然: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思路清晰明确。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碳中和相较发达国家来说,时间更紧、削减任务更重。碳中和不是“短跑”,赚不了快钱。

“制定一个机构的规划很容易,但执行并且执行好一个规划却需要3年的艰苦努力”。作为蓝色巨人的“救世主”,IBM前董事长曾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说过这样一句话。眼下,减碳之名下的绿色变革可能需要无数个3年。

因为,碳中和要解决的是让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焕然一新,要打破对对煤炭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依赖,要摆脱粗放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要真正转向高质量发展。

摘了满天飞的帽子,我们才能看清碳中和对中国经济影响,以及给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新路径。

北京商报评论员杨月涵

经典作品《大卫,不可以》系列图画书出版25周年

南通开发区:动如脱兔!又一百亿级项目正式开工

鄂尔多斯前三季度净利润减少31.65%

女子等红绿灯被撞飞后遭碾压当场身亡?警方通报

江西本月发生4起雷电伤亡事故,造成3死3伤

“短板”变“潜力板” 广东推动协调发展

北京市管企业2025届毕业生秋季校园综合场双选会10月16日举行

前三季度消费升级需求加快 新型消费增势明显

即将开幕!一分钟带你了解第十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

中国民航报:今天上午错误地发出了关于找到第二个黑匣子的失实消息,特向读者郑重致歉

2021年Q1我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588.30亿元

推进交通物流减税降费,两部委发布《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西街观察」警惕“伪碳中和”大行其道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知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