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文化年

xiaofeng
博物馆里的文化年

【新春走基层】

博物馆里的文化年
(图侵删)

光明日报记者丁艳

年味浓浓的新春展览、妙趣横生的寻龙活动、琳琅满目的文创集市、热闹欢腾的舞龙舞狮表演……新春佳节,河南郑州的博物馆里人潮涌动。丰富多彩的年俗系列活动,吸引人们来到博物馆,欢乐过大年。

走进郑州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火红的新春元素,一条长达15米的“巨龙”展板摆放在大厅入口,场馆内各处都架上了寓意美好的“龙门”架。红彤彤的窗花、对联随处可见,洋溢着浓浓年节氛围的场景点缀在场馆各处,吸引观众打卡留念。

新年看新展,郑州博物馆先后推出《天地之中,龙行龘龘——封曙光嵩山山水作品、历代嵩山石刻精拓展》《妙剪万象——迎新春馆藏剪纸展》。这些来自嵩山地区自汉至清刻有龙纹的石刻拓片等展品,给人们送来了龙年祝福。

从正月初一开始,郑州博物馆每天上演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雅风文会·迎春”邀请参与者盖滚筒印章、制古法香牌、拓新年“宝钞”;“龙兴家国龙鳞赐福”让观众从场馆各处参与活动,获取“龙鳞”贴纸,写上自己的新春祝愿……

精彩的文艺演出和非遗活动在郑州博物馆内轮番上演:舞龙舞狮锣鼓喧天,少林功夫扣人心弦,郑州爱乐乐团奏响新春乐章,舞蹈《唐宫夜宴》奉献视觉盛宴,国潮街舞表演展现满满活力……

大年初一上午十点半,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的大厅里已经聚集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志愿者们也纷纷拿出“绝活”,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此地曾经上演的故事。春节期间,商都遗址博物院为游客们奉上“纳福指南”,让“小粉丝”们亲手写下创意十足的福字;制作新年红包,让兽面纹、“亳”字logo等商都元素留在红包上,带走属于自己的小幸运……

“第一次见到开在博物馆里的市集,这些文创和非遗摊位也太有意思了!”一位来自新密的游客排在糖画队伍最前端,手艺人刘师傅正在为她定制龙年生肖专属糖画。再往前走,拓古传今的龙年立体拓印、独具匠心的核雕、龙腾虎跃的布艺香包等非遗摊位,正吸引着游客驻足欣赏。

这个春节,到博物馆里过个文化年,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

来源:光明日报

英居民收藏25万件军队小玩偶 摆满整个大车库

《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2)》:截至2021年底,消金行业贷款余额达7106亿元

桐柏女驻村工作队长黄进:群众眼里的“百事通”_1

宁夏第一个现代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将落户银川_1

安徽银保监局:鼓励保险机构结合交通运输项目特点,开发灾毁保险产品

2023年全球孔院云春晚即将开播

爱茉莉太平洋:悦诗风吟门店数量将会缩减至140家

洛阳村民守护川军抗日烈士墓74年 后人为感恩来支教

智创新生态 共赢新时代 第二届中国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在宜宾举行智创新生态 共赢新时代 第二届中国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在宜宾举行

美国建立的谎言帝国压制和阻碍了人类发展

商水县委书记崔卫国到舒庄乡调研小城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校园食品安全等工作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赖于中国继续深化改革

博物馆里的文化年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知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