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项!快手内容已覆盖96%以上国家级非遗项目

xiaofeng
1321项!快手内容已覆盖96%以上国家级非遗项目

北京商报讯(记者魏蔚)1月7日,快手大数据研究院与快手非遗学院联合发布《2020快手非遗生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其中1321项出现在快手内容中,覆盖面超过96%。

1321项!快手内容已覆盖96%以上国家级非遗项目
(图侵删)

根据报告,快手上的60后更爱拍抖空竹,70后更爱拍沧州武术,80后更爱记录武当武术,90后和00后则更爱记录少林功夫。民间舞蹈类的非遗短视频方面,00后更爱拍英歌,90后更爱拍龙舞,80后更爱拍腰鼓,70后则更爱拍秧歌。最爱发布糖塑视频的群体是新一线城市的70后和80后。

2020年8月,快手联合国家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推出《京剧的夏天》专题栏目,2小时的直播,总观看量近800万,点赞量超560万。快手用户最爱发布的非遗戏剧类型还有秦腔、越调、黄梅戏、豫剧、乱弹、二人台、川剧、越剧、晋剧等。

以昆曲为例,在所有年龄段的快手用户中,00后的发布偏好度是最高的,其次是90后。音乐类非遗中,“琵琶”更受90后、00后作者喜爱,而70后、80后作者更爱记录“古琴”;美术类非遗中,90后、00后更爱发布“面人”相关短视频,60后、70后更爱发布“金石篆刻”相关短视频。

在非遗变现方面,唢呐演奏家陈力宝在快手开设了“百鸟朝凤”吹奏教学课程,上过这门课的用户超过1000人,他还在快手卖出超过1万把唢呐。

报告显示,快手非遗相关课程作者中,80后最多,其次是70后和90后;一线城市老师售出的非遗课程最多。几代人都偏好开设曲艺、传统美术类非遗课程;相较而言,60后、70后用户开设传统体育类非遗课程的偏好度更高,90后、00后用户开设美食类非遗课程的偏好度更高。数据显示,在各等级城市的快手非遗课程作者中,三线城市作者收入占比最高,达27%。

浙江诸暨举行“2018(第二届)中国(诸暨)科技金融暨创业投资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

北京市农村5536户危房改造全部竣工验收

混淆产品、虚假宣传频频被监管点名!微信朋友圈非法外之地,如此营销谁背锅?

国外的车开50万公里以上还这么耐用?做到这三点你的车也可以!

亮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重开首日北京环球度假区大部分娱乐设施恢复开放

美方称《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只是北京方面转移视线的尝试,外交部回应

保险公司大额赎回公募基金?证监会辟谣

金融科技“监管沙箱”一周年:稳推进与控风险

镜头深处,探寻美食的情绪密码——《渝味360碗》的寻味之旅

2024年海岛夏令营研学产品推介会在海口举行

欧盟:百威英博因垄断被罚逾2亿欧元

1321项!快手内容已覆盖96%以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知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