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孟凡霞吴限)北京市科创类企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加码。1月11日,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及北京证监局正式联合发布《关于加大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科创金融十七条”)。“科创金融十七条”重点增加科创类企业信贷投放并设置“三个15%”的量化指标,即鼓励辖区内银行2020年科创类企业贷款同比增长不低于15%,有贷款余额的户数同比增长不低于15%,力争开拓科创类客户不低于贷款户数的15%。
近年来,北京市着力解决科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深化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的意见》、《全面深化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行动方案(2019-2020年)》,实施了30多项具体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科创金融十七条”共6个方面17条措施,对于科创类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定制了服务科创的融资服务,包括扩大信贷融资规模、优化融资担保体系、加大资本市场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机构联动、加强金融服务创新以及优化政务服务环境,通过多项举措、协同发力,精准服务科创企业在京发展。
在扩大信贷融资方面,除了实现“三个15%”的量化指标外,“科创金融十七条”还加大再贴现资金支持力度,提高专项票据再贴现额度至不低于150亿元,推出“北京科创、民营和小微企业专项再贴现支持工具”等再贴现专项产品,支持金融机构提升优质科创类企业票据融资便利度。
在优化融资担保体系方面,主要包括增强融资担保公司服务能力,对服务科创类企业担保的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再增资20亿元;发挥再担保公司作用,对北京再担保公司增资10亿元;提高担保代偿补偿资金使用效率,将资金使用范围扩展至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经营性贷款。
“科创金融十七条”还包括支持科创类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加强上市辅导支持和服务,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在京境内外上市公司总量超过600家;加快“新三板”改革落地,发挥北京市科创类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发行和交易的引领作用;扩大“双创债”融资规模,力争2020年“双创债”融资规模较2019年实现翻番;推动在京设立私募股权交易平台,拓宽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渠道。
加强金融机构联动与金融服务创新也是“科创金融十七条”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增强政府资金服务科创企业能力,设立100亿元科创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加强金融机构的股债联动,促进科创类企业信贷投放风险与收益匹配;发挥“畅融工程”平台作用,建立各级投资基金与科创类企业对接机制;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其它金融机构合作,推动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基金用于解决科创类企业流动性难题;建立全市统一的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监管容忍度。
为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科创金融十七条”提出将符合条件的科创类企业纳入小微企业首贷和续贷业务集中办理体系,加快建设小微金服平台线上系统,为科创类企业提供便捷低成本贷款、融资担保和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同时,加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力度。
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以及北京证监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区做好“科创金融十七条”落实工作,优化金融服务环境,持续推动科创企业健康发展。
文化中国•团圆年|天津市外办(友协)举办“身边的国际社会” 新春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