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初雪如约而至。11月6日晚间开始,伴随着下半年最强寒潮,京城普降白雪。截至目前,北京环卫集团已出动3500余人次扫雪铲冰,确保责任范围内“雪中路通,雪后路清”,方便市民出行。
全市大部分地区降雪在7日14时左右已结束,市气象台11月7日14时05分解除暴雪黄色预警信号。受影响的航线、高速公路等陆续恢复通行。
雪后初晴:高速公路管控陆续解除
降雪给城市交通造成一定影响。首都机场7日计划起降航班494架次,运送旅客4.95万人次。截至8时,已执行航班63架次,取消10架次。雪停后,首都机场航班陆续恢复。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大兴机场提前备勤328人,安排除雪作业车辆73辆,储备除冰液560吨、融雪剂280吨。截至11时30分,已完成13架航班除冰。
在铁路路段,记者从北京铁路部门获悉,11月6日夜至7日,北京高铁工务段管内5条高铁线路均出现雨雪天气,共组织200余名干部职工在管内22个车站24小时值守待命,截至7日中午,已组织进行除雪应急60余次。针对大风天气,加强对高铁沿线11处重点彩钢处所看守,确保高铁外部环境安全。
在张家口工务段,京张高铁应急预案被启动。京张高铁应急值守人员利用除雪工机具、鼓风机等除雪设备对管内下花园北、张家口、太子城等站内道岔重点设备进行积雪清理。根据天气及现场情况,安排专人盯控道岔区积雪覆盖情况,组织人员对关键部位的积雪进行反复清理,保京张高铁安全畅通,为冬奥运输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G1京哈高速双向白鹿至市界、G6京藏高速进京方向市界至居庸关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道封闭。截至10时,首发养护公司已出动除雪人员上千人次,除雪车次323次,施撒固体融雪剂4136吨、液体融雪剂6858吨。16时前后,高速公路和国道管控陆续解除。
市内交通方面,截至11月7日18时,北京公交集团共计175条线路采取临时措施,停驶161条,区间7条,绕行甩站7条。其中市郊线路71条,分别为采取停驶措施57条,采取区间措施7条,采取绕行甩站措施7条。山区线路104条,分别为采取停驶措施104条。
城市道路受影响相对较小。住在石景山的郑女士告诉记者,路上基本没有积雪,通行总体比较顺畅。“我今天去了园博园赏雪,一路过去的路况都是比较好的。”
人人扫雪:部分公园适当留存降雪
马路通行顺畅与扫雪铲冰工作的及时息息相关。北京商报记者从市城管委获悉,全市备勤人员5.6万人次,准备各型除雪车辆设备10791台套,其中多功能除雪车、融雪车、清扫车、清运车等作业车辆6603台,撒布器、推雪铲、滚刷、步道机械等除雪设备4188套,配备人工扫雪工具10万把,全市储备融雪剂3.3万吨、融雪液3万吨。
日前,市城管执法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2022年度全市扫雪铲冰工作的通知》。为应对此次雪情,各级城管执法部门提前采取上门、入户、进社区等多种方式,开展对辖区门前三包单位及社会单位进行宣传告知,督促其做好扫雪铲冰准备,引导市民从身边做起,自觉履行公民扫雪义务,主动参与门前、便道、街巷、小区等区域扫雪铲冰工作,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扫雪铲冰”的良好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铲雪通知中提到了还要坚持“科学、理性、务实、担当”的精神,部分公园、小广场可以适当留存降雪让市民欣赏雪景,把市民需求和扫雪铲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温暖宜居的生活环境、畅通便捷的出行环境。
家住昌平的王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次下雪小区里一早就有人扫雪了,不过到了下午雪开始融化、踩的人多了,地面还是有些乱,有几个居民自己过来扫了,这种氛围还挺好的。”
含氯融雪剂会对城市生态造成一定影响。根据要求,融雪剂产品质量要“谁采购谁负责”,各单位在保障城市道路不结冰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减少融雪剂使用量,在有条件的道路、广场等区域积极推广使用有机非氯融雪剂,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据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使用融雪剂的区域主要是城市交通主干道。比如立交桥,这些区域气温低的时候容易结冰,对交通造成影响,所以必须使用融雪剂。今年共划定了160处融雪剂禁用区,分布于全市各区,面积达到3625万平方米,这些区域包括步道、小广场等,将通过人工以及使用小型设备等方式除雪。”
截至7日9时,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共出动执法力量2051人,共检查主要大街1167条,检查、发动“门前三包”单位6212家,检查、发动社区、物业655个,检查、发动其他环境卫生责任单位421个,发动扫雪铲冰群众9738人,市局督察、执法总队共出动17个车组,共检查重点点位209处,检查“门前三包”单位170家,整体检查情况良好。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王晨婷
数读中国|从“白手起家”到“家底丰厚” 速览国家级经开区40年“创业史”
融创中国2019上半年末总土地储备约2.04亿平米 下半年总可售资源超5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