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熏熏,有荫乘凉。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史口镇“美德信用”百姓宣讲团走进辖区各村居开展接地气、入人心的流动“小板凳”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坐着小板凳,听着宣讲员授课,已经成了史口镇村民打发闲暇时光、充实自我的新风尚。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旅行结婚,婚宴只宴请至亲好友,不攀比,为双方父母减轻了不少负担,还能借此机会畅游祖国大好河山。”傍晚,在史口镇西高村文明实践站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流动“小板凳”移风易俗宣讲活动正在进行。村民们讨论起婚事简办的好处,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广大群众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得益于史口镇常态化开展的流动“小板凳”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史口镇成立镇级移风易俗领导小组,在各村居下设移风易俗小分队,试点推行《史口镇移风易俗三年整治行动》,经常性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发放“文明嫁娶”“文明祭祀”宣传单页、开展面对面的互动式交流,让流动“小板凳”课堂能与村民的心“共情”“共鸣”,持续推动移风易俗理念接地气、入民心。
“之前总觉得结婚要有牌面儿,乡里乡亲、朋友们欢聚一起,怎么着也得好好摆上几十桌酒席招待。后来多次参加村里开展的流动‘小板凳’移风易俗宣讲活动,才明白婚宴大操大办既费钱又费力。这次婚宴与亲家商量,酒席跟礼金都按咱们史口镇新推行的标准来,办得好还省了不少钱。”史口镇东一村刚刚给儿子办完婚礼的吴大爷说。
一块空地、一份宣讲资料、几张板凳、一群乡邻……史口镇创新宣讲新模式,把宣讲从传统的“固定讲台”模式转变为流动的“小板凳”课堂形式,让一板一眼的宣讲活动变得机动灵活“接地气”。现如今,流动“小板凳”宣讲课堂不仅作为开展宣传教育的阵地,还可以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让新时代文明如春风化雨,浸润城镇乡村、深入群众心坎。
来源:中国日报网